考古学研究以透物见人为目标。研究层次逐步深入。
新石器考古相对独立,其他学科作为考古研究的补充。
旧石器考古更倾向于人类学,还有地质学、古生物学等,
石器从形态上升到功能的研究,能否正确释读比较困难。从功能到社会情境还是人类进化,有不同的方向。
石器研究包括形态、层位、技术、技法、组合、年代等。
石器技术演化的五种模式:
- 模式Ⅰ流行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早段,以砾石石核与石片石器为主;
- 模式Ⅱ流行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段,以两面器为特征,两面器通常被称为手斧,可以用大石片或石核制作,模式Ⅱ技术又称阿舍利技术;
- 模式Ⅲ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,其标志性特征是修理台面、剥离石片,通常称为勒瓦娄哇技术——预制石核台面生产特定形状石片的技术;
- 模式Ⅳ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,其标志性特征是石叶技术,采用间接打制生产标准化的石片——石叶;
- 模式Ⅴ属于中石器时代,以细石器为基本特征,也包括其他用于复合工具的石质组件。
旧石器文化的研究现状:具有人类进化论的性质。
旧石器文化以工业技术作为划分方法,因此有阿舍利工业、莫斯特工业。但是分布范围太大,不能代表一个特定的人群。
通过技术划分年代,例如莫斯特技术、梭鲁特技术。
——这样的划分标准,石器技术演化路径,可以看到进化论对旧石器文化研究的影响。
设立一个正确的划分标准(范式)是至关重要的。
以石器工业为中心,以石器的技术类型学、地层学为支撑的研究范式(即文化历史考古),无法有效地建立石器遗存与古人活动之间的联系,更无法充分理解其深层的历史意义。
——这是因为旧石器考古更多的是以人类学的身份介入,并非完全以考古学的立场进行,特别是后过程研究中人类学,民族学等学科加入。 ——旧石器研究的理论甚至可以追溯到哲学层面。
——对石器的直接含义和引申意义无法做到肯定。研究结果无法得到有效长期的检验。
——更多的原因可以指向旧石器面对的是人类进化史上的特殊时间段,人类进化和文化进步。人类与环境关系。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石器形态和技术研究的不精确性。不精确影响了不同地区对于时期研究的不同方法和方向。也造成了沟通上的困难。
——这种时期技术的变化和文化进步的关系是什么,无法确定。尤其是现代人走出非洲,欧亚大陆东西两部分表现出的差异化。反映了分子人类学和解剖学以及考古学 表现出的相反面貌。
——任何石器技术演化路径推论都存在自身的前提和假设,这是基本规律。
石器的进步属性是否和人类的进化有对应关系?石器技术与人群的关系。石器文化与人群的关系。新石器文化的问题放在旧石器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。
考古必须是从材料出土,不能以人类学、民族学、社会学作为先验条件或者已有经验,不能虚空索敌。
就是说必须有基础发掘,而后才能上升到后过程考古。
——那么就可以在后过程考古当中引用民族志、人类学的观点进行绘制。
旧石器晚期出现了细石叶技术,这种技术的显著特征是有明确的实现目标,那就是支座两面器或者船型石核毛坯,然后剥离石叶。这说明了人类在制作之前在大脑中就已经有了要制作的模版。制作的过程是为了达到目的。如果细石叶技术的表现形式不完全由石器功能决定,那么这种形式就是一种文化类型。也就是说,细石叶技术超越了功能,寻求形式的一致,在制作工艺上越来越复杂。
——从中可以的出另外一个结论。先前意识到现实世界的反映,是人类文化的反映。
石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有:标准化石法、操作链研究、动态类型学。
对于石器本身的研究,离不开微痕分析、实验考古等。
请记住:任何概念都是人定的,概念和事实本身就是一种理论。
——有句话叫科学无国界,这句话本身就是歧义的,尤其是涉及人类学、社会学等等等关于人的问题的时候。有些概念的提出往往带有民族正义等政治化倾向。自然是不科学的。
——加拿大考古学家特里格指出考古学反映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。
——当我们从考古学文化反观考古学自身历史的时候,往往无法和民族主义、国家主义等剥离。有人说这属于学科研究中的“张力”,
评论
发表评论